问题 | 劳动关系形成条件是怎样规定的 |
释义 | 劳动关系形成条件是怎样规定的? 劳动关系形成条件是劳动关系形成的条件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劳动者的劳动行为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动者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支付报酬的工作,只有同时满足以上这三点条件才是属于标准的劳动关系,所以并不是提供劳动,支付报酬就形成劳动关系了。 劳动关系的种类包括哪些? 1、按实现劳动过程的方式来划分,劳动关系分为两类: 1)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由用人单位直接组织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形式,当前这一类劳动关系居绝大多数。 2)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通过劳务输出或借调等方式由劳动者为其他单位服务实现劳动过程的形式,这一类劳动关系目前居少数,但今后会逐年增多。 2、按劳动关系的具体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常规形式: 1)即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关系。 2)停薪留职形式。 3)放长假的形式。 4)待岗形式,下岗形式。 5)提前退养形式,应征入伍形式等等。 3、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类,可分为: 1)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2)集体企业劳动关系。 3)三资企业劳动关系。 4)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等等。 4、按劳动关系规范程度划分,可分为: 1)规范的劳动关系,即依法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 2)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未订立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事实上以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的情况。 3)非法劳动关系,如:招用童工和无合法证件人员;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等情形。 综述,劳动关系是劳务双方以金钱为纽带结成的合约关系,劳务双方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双方是平等的,并不存在等级差异制度。我国劳动法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履行义务雇佣者就应该支付薪酬,如果劳动者无法获取到劳动报酬有权向劳务局投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