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总则名誉权的规定又是如何
释义
     众所周知,一个人,一个公司对自己的名誉是否重视,当失去了名誉,就相当于失去了诚信,这样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必将失去许多客户和资源,很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国法律对名誉权也有着明确的规定,损害他人的名誉也是违犯国家法律的事情,那么民法总则名誉权的规定又是如何呢?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法总则名誉权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评价、人格尊严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名誉是社会或他人对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商誉、功绩、资历和身份等方面评价的总和。公民、法人享有维护自己获得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是其参与社会关系,进行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保障,法律禁止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权主要包括公民名誉权和法人名誉权两种。公民的名誉权通常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任何新闻报道、书刊进行真人真事的报道都不得与事实不符,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名誉;
    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损害其名誉。法人的名誉权虽其本身无直接经济内容,但往往对法人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机关事业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其社会威信就可能降低,工作计划就可能受阻;企业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就可能使其生产、经营、销售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侵害公民、法人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
    其一,以侮辱方式侵犯他人名誉,即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贬损他人人格。
    其二,以诽谤方式侵犯他人名誉,即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尊严。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新闻采访报道中,严重失实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的;文学作品中虚构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的;传播谣言对他人进行侮辱的,等等。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既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方式,也可以是以行为动作的方式;既可以表现在电视、报纸上,也可以体现在电脑网络中。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并且实施了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造成了对他人的侵害,均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
    综上所述,我国对民法总则名誉权的规定有着明确的标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难免会有一些人不择手段去损害别人的名誉,抵不住金钱利益的诱惑,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个人的名誉是极其重要的,当失去名誉很有可能把人至置于死地。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5 23: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