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城中村改造常见问题
释义   一、城中村改造常见问题
    “城中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存在人口杂乱、城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使用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城市的整体环境建设,严重地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城中村改造,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房”这么简单,相关负责人和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经济、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防范下列“城中村”现象的故态复萌:
    (1)人口杂乱,治安形势严峻。
    (2)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相当集中,居住环境差。
    (3)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太差,存在严重消防隐患
    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非法出租、转让、倒卖,管理混乱等。
    (4)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非法出租、转让、倒卖,管理混乱等。
    对其后期的发展作出合理规划,让老百姓今后的生活得到应有的保障,实现城中村改造便民利民,为人民谋福祉的现实意义。而不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却陷入从“城中村”到“棚户区”恶性循环的怪圈,耗时耗力却不得“善终”。
    
       二、如何解决城中村改造政策中的问题
    “城中村”的被拆迁户们,身处“城中村改造”时,应当集中注意自己的这几项拆迁补偿是否到位: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房屋拆迁补偿费的各项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加以确定。
       法律咨询:
    网友:城中村改造怎么改?
    律师:第一步,制定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第二步,将城中村由村民自治管理体制转变为城市居民自治的管理体制。
    第三步,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实质上将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但各地的做法各不一样。
    第四步,改造模式的确定和城中村改造投资人的确定。
    第五步,完成规划许可等行政审批手续。
    第六步,拆迁补偿安置和拆除实施。
    第七步,地使用权手续的完善。
    第八步,项目建造。
    第九步,项目交付,主要包括回迁房的交付和公共设施、附属设施的交付。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城中村改造常见问题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城中村改造的常见问题主要有居民的不配合、管理混乱等社会问题,城中村改造还是需要靠村民和政府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