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要约的生效条件
释义   一、合同要约的生效条件   1、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所谓订立合同的意图,是要求在要约中包含希望并已经决定和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有关价目表的寄送、拍卖公告、招股说明书一般不能作为要约。
    
       2、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
    一般认为,要约应当向特定人发出,这个特定人就是要约人希望和他订立合同的人。而特定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但必须都是确定的。如一个水泥厂有2000吨水泥可以销售,分别向4个建筑公司发数量各为500吨的要约。
    要约应当向特定人发出,但出有例外,如广告,因其不是向特定人发出,因此不是要约,而是订约提议,也称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看到广告后向他发出要约,但广告中悬赏广告是要约。
       3、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所谓具体确定,是指要约中应包含有合同的主要条款,让受要约人看了以后可以决定是否同意订约并作出承诺。
       4、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要约只有到达受要约人,受要约人才有可能了解要约的内容,并决定是否承诺。
       二、要约和承诺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意思表示要件不同
    (1)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2)承诺对要约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承诺有效;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除外。
       3、生效不同要约采到达主义: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承诺应当以通知方式作出,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除外。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4、撤回、撤销不同
    要约可以撤回和撤销:承诺可以撤回/但不可撤销
       三、要约是民事法律行为吗
    要约并不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史上宽《债法总论》第19页:“要约为意思表示,应适用民法总则关于意思表示之规定,仅因要约尚不能发生当事人所欲之效力,故非法律行为。”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第204页:“传统的大陆法观点认为,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而不是法律行为”。根据这两位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要约不是法律行为,它只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的意思表示。
    根据《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要约人向受要约人发出的特定的意思表示。”从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要约也应该是意思表示。
    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但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下列特征:
    1、应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2、应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
    3、应是合法行为。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合同要约的生效条件的相关内容。综上,合同要约的生效条件包括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等,合同承诺必须是以通知的方式作出的,邀约在到达受要约人的时候生效。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网律师。
    
    引用法条:
    [1]《债法总论》
    [2]《合同法研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