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哺乳期被辞退社保公司怎么赔偿 |
释义 |
一、哺乳期 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2条、第63条规定:产期是指女性生产后的90天,哺乳期是指女性生产后至其孩子满周岁期间。为了保护母婴健康,降低乳幼儿死亡率,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婴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哺乳期保健为指导母乳喂养与哺乳期卫生,包括母乳分泌量、影响乳汁分泌量的因素,喂养方法及乳房护理,乳母饮食、休息、睡眠、断乳等。 ![]() 二、哺乳期被辞退社保公司怎么赔偿 孕妇被辞退赔偿标准,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辞退,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计算方式:工作年限×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2倍(详见《劳动合同法》第42、47、87条) 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 2018孕妇被辞退赔偿标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如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须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42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第87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单位在产上假之前辞退怀孕职工,应支付产假工资:产假128天×津贴或工资= 元;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7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第8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4条规定: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补缴相应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法》第10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辞退员工注意事项 1、企业在辞退员工的时候,最佳策略是将辞退员工变成员工辞职。 2、对于严重犯错等过错而被辞退的员工,人力资源部可以让员工意识到辞退对其接下来职业生涯产生影响为由,让其辞职; 3、对于不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人力资源部除了上述办法外,还承诺按照辞退给予补偿,从而引导员工辞职。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哺乳期被辞退社保公司怎么赔偿的相关内容,哺乳期员工被辞退公司是需要赔偿员工社保等其他补助进行赔偿,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六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二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零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一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八十七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三条 [1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 [13]《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14]《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四条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