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私募基金募集办法9条红线重点解读
释义
    第一条 要发产品必须先备案
    根据《募集行为办法》第二条: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机构,在中国证监会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以下简称基金销售机构)可以从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动,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动。
    私募解读:该条规定要求,私募基金必须获得基金业协会备案后,才能够发产品,而以前是没有这样的规定的,无论是否备案都是可以发产品的。
    第二条 销售人员需有基金从业资格
    第四条:从事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的人员应当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的自律规则,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应当参加后续执业培训。
    私募解读:过去对私募营销人员的要求是不严的,而此次是明确要求要具有基金从业资格,这意味着以后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私募产品的销售。
    第三条 规范公开宣传信息
    第十五条:募集机构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公开宣传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品牌、发展战略、投资策略以及由中国基金业协会公示的已备案私募基金的基本信息。
    募集机构应确保前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且不得包含基金产品的推介内容。
    私募解读:一位私募人士表示,这是首次提到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宣传私募基金,以前往往是发行时通过销售机构对公司进行一些投资策略、过往业绩、管理人的介绍,而此次首次提到品牌和发展战略。
    第四条 投资者评估结果有效期三年
    第十七条:募集机构应当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履行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投资者签字承诺其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
    投资者的评估结果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年,逾期需重新进行投资者风险评估。投资者风险承担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主动申请对自身风险承担能力进行重新评估。
    私募解读:以前是只要这位投资者他认购了我的产品,无论是通过私募自己营销还是委托机构营销,都需要签一些合同和协议,只要风险揭示书完整就视为投资者是合格的。而现在是假设这位投资者三年后又想认购我发行的新产品,就需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第五条 投资者冷静期
    第二十九条:在完成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后,募集机构应给予投资者不少于一天的投资冷静期,投资者在冷静期满后方可签署私募基金合同。
    私募解读:在与私募交流的过程中,多位私募也提到了这个投资者冷静期概念。一位私募人士表示,从前是没有投资冷静期概念的,因此这次规定是比较新颖,同时也是希望能够给投资者足够的时间,充分评估后做出判断。
    第六条 必须进行回访确认
    第三十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投资者签署基金合同后,指令本机构的非基金推介业务人员以录音电话、电邮等适当方式进行回访,回访过程不得出现诱导性陈述,须客观确认合格投资者的身份及投资决定。未经回访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签署基金合同。
    基金合同可以约定,经回访确认程序的合同方可生效。
    私募解读:以前销售过程中没有回访确认这一规定,签订合同后就视为生效,而此次要求私募基金本身进行回访,确认是不是合格投资者,是否全面了解私募产品的风险等情况,以防止销售机构未完整向投资者告知相关事项。
    第七条 要对特定对象进行详细背景调查
    在第三章十五条至十九条对特定对象进行详细背景调查作出了细化。其中要求募集机构应确保前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且不得包含基金产品的推介内容。未经特定对象调查程序,不得向任何人推介私募基金。
    私募解读:募集机构应当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履行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杜绝募集机构之前或许存在一些“只募钱不看人”,向一些不具备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者销售私募基金,甚至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的现象。
    第八条 未设置特定对象调查微信朋友圈不能推广
    在第四章私募基金的推介对禁止的推介行为和禁止的推介载体都做了认定。
    私募解读:此外还在推介载体方面做了细化,比如不能在未设置特定对象调查程序的募集机构官方网站、微信朋友圈等互联网媒介进行推介,还不能在未经邀约面向公众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上面进行推介。而这些在此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募集机构会通过自媒体等进行宣传推介。从源头上杜绝虚假宣传、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违规现象。
    第九条 违规募集严肃追责
    在第六章自律管理里,对私募的募集行为违规责任进行了认定。
    若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未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基金业协会不予办理私募基金备案业务。
    对于一般违规募集的责任,基金业协会可以视情节轻重对募集机构采取要求限期改正、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暂停受理或办理相关业务、撤销管理人登记等纪律处分;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要求参加强制培训、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暂停基金从业资格、取消基金从业资格等纪律处分。
    对于严重违规募集的责任,基金业协会可以视情节轻重对募集机构采取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撤销管理人登记等纪律处分;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取消基金从业资格等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移送中国证监会处理。
    私募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的募集行为办法中,对于责任的划分也是非常明确的,例如,对私募基金公司的处罚、工作人员的处罚等。这对于整个私募基金行业的法制化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以下为管理办法全文
    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为了规范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的募集行为,促进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国证监会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以下统称募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机构,在中国证监会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以下简称基金销售机构)可以从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动,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动。
    本办法所称募集行为包含推介私募基金,发售基金份额(权益),办理基金份额(权益)认/申购(认缴)、赎回(退出)等活动。
    第三条【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就其参与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的环节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包括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募集服务的基金销售机构,为私募基金募集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监督、份额登记等与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相关服务的机构。前述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应当遵守《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从业人员】从事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的人员应当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的自律规则,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应当参加后续执业培训。
    第五条【行业自律】中国基金业协会依照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及中国基金业协会自律规则,对私募基金募集活动实施自律管理。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管理人的责任】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义务,应当履行受托人义务,承担基金合同的受托责任,应当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并承担审查投资者适当性的相关责任。
    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基金销售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报告与信息披露义务;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因委托募集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七条【基金销售机构的责任】基金销售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本办法的规定及基金销售协议的规定,诚实信用、勤勉尽责、恪尽职守,防止利益冲突,履行说明义务,合理的注意义务,承担特定对象调查,私募基金推介及合格投资者确认等相关责任。
    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从事侵占基金资产和客户资产、利用基金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等违法活动。
    第八条【基金销售协议】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基金销售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应当签订基金销售协议作为基金合同的附件,基金销售协议中应当明确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划分,并由基金销售机构负责向投资者说明相关内容。
    第九条【合理的注意义务】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为规避合格投资者标准募集以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为投资标的的产品,或者将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进行拆分转让,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募集机构应对投资者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包括但不限于:
    (一)确保投资者以书面方式承诺其为自己购买私募基金;
    (二)在基金合同中约定转让的条件。
    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基金。
    第十条【保密义务】募集机构应当对投资者的商业秘密及个人信息严格保密。除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另有规定的,不得对外披露。
    第十一条【投资者资料保存义务】募集机构应当妥善保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以及其他与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相关的资料,保存期限自基金清算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年。
    第十二条【募集专用账户开立】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与监督机构联名开立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统一归集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本办法所述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是指由私募基金管理人归集的,在合格投资者资金账户与私募基金财产账户或托管账户之间划转的往来资金。募集结算资金从合格投资者资金账户划出,到达私募基金财产账户或托管账户之前,属于合格投资者合法财产。
    监督机构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中国基金业协会鼓励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登记的监督机构联名开立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
    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大型机构自行募集私募基金的,可以以自身名义开立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但须向中国基金业协会报告相关风控制度。
    第十三条【对募集专用账户的监督】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与监督机构签署监督协议,监督机构负责对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实施有效监督。监督协议中须明确反洗钱义务履职、责任划分及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的连带责任条款。
    第十四条【资金安全】涉及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开立、使用的机构不得将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归入其自有财产。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以任何形式挪用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相关机构破产或者清算时,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不属于其破产财产或者清算财产。
    第三章 特定对象调查
    第十五条【公开宣传信息】募集机构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公开宣传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品牌、发展战略、投资策略以及由中国基金业协会公示的已备案私募基金的基本信息。
    募集机构应确保前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且不得包含基金产品的推介内容。
    第十六条【向特定对象推介】募集机构应当向特定对象推介私募基金,未经特定对象调查程序,不得向任何人推介私募基金。
    第十七条【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募集机构应当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履行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投资者签字承诺其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
    投资者的评估结果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年,逾期需重新进行投资者风险评估。投资者风险承担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主动申请对自身风险承担能力进行重新评估。
    第十八条【调查问卷内容】募集机构设计投资者风险调查问卷时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确保问卷结果与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投资者基本信息,其中个人投资者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年龄、学历、职业、联系方式等信息;机构投资者基本信息包括工商登记中的必备信息、联系方式等信息;
    (二)财务状况,其中个人投资者财务状况包括金融资产状况、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收入中可用于金融投资的比例等信息;机构投资者财务状况包括净资产状况等信息;
    (三)投资知识,包括金融法律法规、投资市场和产品情况、对私募基金风险的了解程度、参加专业培训情况等信息;
    (四)投资经验,包括投资期限、实际投资产品类型、投资金融产品的数量、参与投资的金融市场情况等;
    (五)风险偏好,包括投资目的、风险厌恶程度、计划投资期限、投资出现波动时的焦虑状态等。
    对投资者上述信息的获取应以投资者自愿为前提。私募基金投资者风险调查问卷(内容与格式指引)详见附件一。
    第十九条【在线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募集机构通过互联网媒介在线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的,应当设置在线特定对象调查程序,投资者承诺其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前述认定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一)投资者如实填报真实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
    (二)募集机构应通过验证码等有效方式核实用户的注册信息;
    (三)投资者阅读并同意募集机构的网络服务协议;
    (四)投资者阅读并确认其自身符合《暂行办法》第三章关于合格投资者的规定;
    (五)投资者在线填写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调查问卷;
    (六)募集机构根据调查问卷及其评估方法在线确认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第四章 私募基金推介
    第二十条【推介材料责任方】推介材料应由募集机构制作使用,募集机构对推介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使用、更改、变相使用私募基金推介材料。
    第二十一条【推介材料内容及信息披露要素】私募基金推介材料内容应与基金合同主要内容一致,不得有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推介材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私募基金的名称和基金类型;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编码等基本信息及概况描述;
    (三)私募基金托管人名称(如无,应以显著字体特别标识);
    (四)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投资限制概况;
    (五)私募基金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情况;
    (六)私募基金的特殊风险揭示;
    (七)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信息;
    (八)投资者承担的主要费用及费率;
    (九)私募基金承担的主要费用及费率;
    (十)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及频率;
    (十一)明确指出该文件不得转载或给第三方传阅;
    (十二)中国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其他内容。
    募集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方式向投资者揭示风险,确保推介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清晰、醒目。
    第二十二条【禁止的推介行为】募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推介私募基金时,禁止以下行为:
    (一)公开推介或者变相公开推介;
    (二)推介材料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三)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最低收益,包括宣传预期收益、预计收益、预测投资业绩等;
    (四)夸大或者片面推介基金,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可能使投资人认为没有风险的表述;
    (五)登载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祝贺性、恭维性或推荐性的文字;
    (六)恶意贬低同行;
    (七)允许非本机构雇佣的人员进行推介;
    (八)推介非本机构募集的私募基金;
    (九)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自律规则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三条【禁止的推介载体】募集机构不得通过下列媒介渠道推介私募基金:
    (一)公开出版资料;
    (二)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单、布告、手册、信函、传真;
    (三)未经邀约面向公众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
    (四)海报、户外广告;
    (五)电视、电影、电台及其他音像等公共传播媒体;
    (六)公共网站链接广告、博客等;
    (七)未设置特定对象调查程序的募集机构官方网站、微信朋友圈等互联网媒介;
    (八)未经特定对象调查程序的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介;
    (九)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自律规则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合格投资者确认及基金合同签署
    第二十四条【投资者适当性】募集机构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建立科学有效的私募基金风险评级标准和方法,并应当根据私募基金的风险类型和评级结果,向投资者推介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
    第二十五条【风险揭示书】在投资者签署基金合同之前,募集机构应当向投资者说明有关法律法规,须重点揭示私募基金风险,并与投资者一同签署风险揭示书。风险揭示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私募基金的特殊风险,包括基金合同与中国基金业协会合同指引不一致的风险、基金未托管风险、基金委托募集的风险、未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风险、聘请投资顾问的风险等;
    (二)私募基金投资运作中面临的一般风险,包括资金损失风险、流动性风险、募集失败风险等;
    (三)投资者对基金合同中投资者权益相关重要条款的逐项确认,包括当事人权利义务、费用及税收、纠纷解决方式等。
    私募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内容与格式指引)详见附件二。
    第二十六条【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在完成私募基金风险揭示后,投资者应当向募集机构提供金融资产证明文件,募集机构应当审查其是否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
    第二十七条【合格投资者标准】根据《暂行办法》第十二条,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第二十八条【当然合格投资者豁免确认】《暂行办法》第十三条所规定的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依法设立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等凭相关证明文件可豁免履行本办法所述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
    第二十九条【投资冷静期】在完成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后,募集机构应给予投资者不少于一天的投资冷静期,投资者在冷静期满后方可签署私募基金合同。
    第三十条【回访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投资者签署基金合同后,指令本机构的非基金推介业务人员以录音电话、电邮等适当方式进行回访,回访过程不得出现诱导性陈述,须客观确认合格投资者的身份及投资决定。未经回访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签署基金合同。
    基金合同可以约定,经回访确认程序的合同方可生效。
    第六章 自律管理
    第三十一条【自律检查】中国基金业协会可以按照相关自律规则,对会员及登记机构的私募基金募集行为合规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和非现场自律检查,会员及登记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二条【不当委托的责任】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未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中国基金业协会不予办理私募基金备案业务。
    第三十三条【一般违规募集的责任】募集机构在开展私募基金募集业务过程中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中国基金业协会可以视情节轻重对募集机构采取要求限期改正、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暂停受理或办理相关业务、撤销管理人登记等纪律处分;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要求参加强制培训、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暂停基金从业资格、取消基金从业资格等纪律处分。
    第三十四条【严重违规募集的责任】募集机构在开展私募基金募集业务过程中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中国基金业协会可以视情节轻重对募集机构采取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撤销管理人登记等纪律处分;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取消基金从业资格等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移送中国证监会处理。
    第三十五条【其他责任】募集机构在开展私募基金募集业务过程中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至第十四条的规定,中国基金业协会可以视情节轻重对募集机构采取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暂停受理或办理相关业务、撤销管理人登记等纪律处分;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暂停基金从业资格、取消基金从业资格等纪律处分。
    第三十六条【加重处分】募集机构在一年之内两次被采取谈话提醒、书面警示、要求限期改正等纪律处分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可对其采取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在两年之内两次被采取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可以采取撤销管理人登记等纪律处分,并移送中国证监会处理。
      第三十七条【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的责任】  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就其参与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的环节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中国基金业协会可以采取相关自律措施。
      第三十八条【投诉举报】  投资者可以按照规定向中国基金业协会投诉或举报募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违规募集行为。
      第三十九条【诚信记录】  募集机构、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因募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被中国基金业协会采取相关纪律处分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可视情节轻重记入诚信档案。
      第四十   条【行政与刑事责任】 募集机构、 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涉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的,移送中国证监会或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 条【生效】本办法自公布 之日起实施。
    第四十二条【解释】本办法由中国基金业协会负责解释。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8 18: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