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释义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是什么
    1、当事人确定。(有的民民事行为的当事人只有一名)
    2、意思表示明确。(有的民事行为只须一个意思表示,比如抛弃动产;有的民事行为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比如买卖合同)
    3、标的确定。标的是行为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要将标的与标的物区分开来,标的的外延比标的物的外延广阔,即标的物是标的的物化。比如汽车,房屋等;而标的可以之权利或者义务等)
    民事法律行为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其效力问题。
       三、民事法律行为何时生效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也就是说,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时间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原则上是一致的。这里需要明确两点:
    1、成立时就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具备一般有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一些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即使具备一般有效要件,在成立时也不立即生效,只有满足特殊生效要件后才生效。例如,附生效条件和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在条件成就时或者期限届至时才生效。再如合同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以上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民事法律行为想要生效,首先行为人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还应该是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欢迎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六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7: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