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划拨的房子能买吗 |
释义 |
一、土地划拨的房子能买吗 土地划拨的房子是指经县级以上的政府批准,土地使用者缴纳了一定的补偿、安置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土地转让金,之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是经过县级以上的政府批准无偿获得的土地使用权。 土地划拨的房子是可以买卖的。土地划拨的房子缺点就是在首次交易之时,需要办理转让审批手续,按照土地的面积和土地的等级补缴一定的土地出让金,将房子由土地划拨性质变为土地转让性质,这样就可以购买了。而国有出让性质的房子在出让时则不需要缴纳出让金。缴纳了土地出让金之后,二次交易的时候就不会受到影响,除了在进行按揭贷款时需要进行担保之外,不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 购买土地划拨的房子需要满足的条件: 1、土地划拨的房子使用者为公司、企业以及个人。 2、有国用土地使用证。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 4、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 二、购买土地划拨房子的风险 1、买方达不到购房的条件,不能办理过户,交易不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企业都达不到购买土地划拨性质房子的条件,这种情况下,直接办理过户是很困难的,国土局是不同意办理过户的。往往进行到过户环节,这个时候买家已经支付了购房款,但是因为不能过户,所以这时候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就是通过诉讼的方式与卖方结束买卖关系,解除合同,并且追回购房款。在这场官司里,胜负需要看买卖双方谁要对土地的可转让性负责,这个官司最大的不确定性就在于法律没有对这个责任明确到具体的买卖双方,重要的是要看买卖双方关于交易的具体证据。这个时候,证据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交易的时候,买卖双方也要时刻注意收集证据,在双方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用诉讼的方式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 2、国土局同意过户,但是要补缴土地出让金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购买土地划拨的房子要缴纳一定的土地出让金。但是这个土地出让金具体是由买卖双方哪一方缴纳呢?卖方那个可能会说我已经完成了交易,就不需要我再对土地缴纳金负责了。而买房这边如果也不愿意缴纳出让金,就面临着要终止交易的局面,这种局面,要么是先补交了出让金在取得土地权证之后在跟卖方解决出让金的支付问题,要么就是解除合同与卖方诉讼。所以为了防止因为土地出让金的支付问题发生矛盾,双方要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在合同里面写清楚,这样也是为了双方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3、划拨土地无法转为出让土地,交易无法继续 如果是对房地产项目非常了解的买卖双方,可能不会因为土地出让金的问题争执。但是这样就完事儿吗?不是的,还有一种交易无法进行的原因是因为国家规划问题,这种情况下划拨土地是无法购买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在进行交易之前,要对房子的信息做个调查,了解划拨土地是否能转为出让土地,掌握了房子的具体信息才好进行交易。 法律依据: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四十七条 无偿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无偿收回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并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出让。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可以无偿收回,并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出让。无偿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时,对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土地划拨的房屋是可以买卖的,但是需要先办理转让审理手续,把土地划拨性质变为土地转让性质,这样就能购买了。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土地划拨的房子能买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