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外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吗? |
释义 | 一、国外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吗? 外国有类似的罪名,但与中国刑法上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本质不同。以俄罗斯刑法典为例,它也禁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但将其与发放信用卡、现金业务以及结算业务等并列,作为“非法从事银行业务罪”的具体表现。所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是作为一种银行业务被界定的。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所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非法集资不知情有没有罪? 非法集资案件的参与者在不知道是非法集资的情况下,不属于非法集资案件的共犯,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8、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区分情形进行具体认定。行为人部分非法集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对该部分非法集资行为所涉集资款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共同故意和行为的,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以上就是由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外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吗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非法集资案件的参与者在不知道是非法集资的情况下,不属于非法集资案件的共犯,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九十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