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投案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
释义 | 一、投案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投案自首的情形主要包括三种: 1.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尚未被发现的情况下,犯罪人自动投案。 2.当犯罪事实已被发现,但司法机关尚未确定犯罪人身份时,犯罪人主动投案。 3.当犯罪事实和犯罪人的身份都已被发现,但司法机关尚未对犯罪人采取强制措施时,犯罪人选择自动投案。 在这些情况下,犯罪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可被认定为自首。 二、自首适用范围和效果 1.自首的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未被发现的犯罪人,也适用于已被发现但尚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人。 2.自首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对犯罪人的处罚上。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3.特别在传销案件中,如果犯罪人能够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那么在原有的刑罚基础上,通常会有所减轻。 ![]() 三、《刑法》第六十七条解读 1.《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了自首的概念、构成要件及相应的法律效果。根据该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自首的构成要件包括“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方面。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自首。 除了自首,还有哪些情形可以减轻刑罚?快来法律网了解更多法律知识,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指导。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