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协议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一、民间协议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民间协议书在一般情况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使协议书有效,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协议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只要满足这些条件,民间协议书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签订合同的基本原则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没有高低、主从之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应当对等,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2.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贯彻合同活动的全过程的。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是否签订合同,选择对方当事人,自愿约定合同内容,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以协议补充、变更有关内容或解除合同。 3.公平原则: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风险,确定违约责任。 4.诚实信用原则: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也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后合同义务。 ![]() 三、协议与合同的区别及重要性 1.协议和合同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都是双方当事人在自主意思表示之下所达成的约定。 2.然而,合同是一种更为正式、规范的约定方式,通常用于涉及较大利益、需要法律保护的场合。相比之下,协议可能更加灵活、非正式,但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了解了民间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签订合同的原则,你是否对如何签订有效合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遇法律问题,记得法律网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