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医疗事故必须要做医疗鉴定吗 |
释义 | 一、发生医疗事故必须要做医疗鉴定吗 1.当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遭遇医院的治疗失误或过错,导致其病情加重、治疗无效或引发其他正常器官受损等情形,这很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2.为了明确医院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患者的伤害程度、是否导致残疾、残疾等级以及后续治疗和护理需求等问题,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是十分必要的。 3.医疗事故鉴定能为患者提供真实、合理的判断依据,有助于患者在与医院的纠纷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 1.对于医疗事故鉴定,应交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这些机构应符合法律规定,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 2.患者或医院在申请鉴定时,需提交书面鉴定申请书及相关材料,由鉴定机构进行专业评估并出具书面的鉴定意见书。 3.鉴定意见书上必须加盖鉴定机构的公章并有鉴定人员的签名,以确保其有效性。 4.在选择鉴定机构时,应遵循《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确保所选机构具备相应的鉴定能力和公正性。 ![]() 三、遵守申请鉴定时间限制 患者在发现可能存在医疗事故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 1.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患者或其近亲属应在发现可能存在医疗事故之日起1年之内提出申请。 2.申请提交后,由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受理审查,该部门将在法律规定的10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因此,患者应及时了解并遵守申请鉴定的时间限制,以免错过维权的机会。同时,卫生行政部门也应依法履行职责,确保患者的申请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你有过类似的医疗纠纷经历吗?对于医疗事故鉴定,你还有哪些疑问?法律网随时为你解答,让法律为你保驾护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