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土地出让金存在哪些弊端
释义
    一、土地出让金存在哪些弊端
    近年来,我国土地制度和土地财政制度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暴露出土地出让金制度的一些显著弊端。
    1.土地出让金制度容易导致出售土地换取收入的短期行为。
    2.在财政收入方面没有自主权的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一次性收取未来数十年的土地收益,从而产生了扩大出售土地以换取短期高额收入的动机。
    3.这种行为既违反了代际公平性原则,也可能损害土地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4.土地出让金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一次性预收并预支了未来若干年限的土地收益总和,这意味着本届政府提前支取了下一届政府的收入,对未来政府显然不公平。
    5.这种机制导致了各届政府无法实现收益共享,进一步激发了地方政府在任期内热衷于批地卖地的行为。
    6.这种短期化的土地收益行为往往导致土地滥用,同时下一届政府可能需要负担额外的开发配套投入和征地补偿费用。
    二、出让金致透支未来收益
    土地出让金制度不仅导致了短期行为,还造成了对未来收益的透支。
    1.由于土地出让金是一次性收取未来数十年的土地收益,这实际上是对未来收益的提前支取,对未来政府造成了不公平的负担。
    2.随着土地所有权的不断出让,各级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财政收入将逐渐减少,最终可能导致没有土地可供出让的尴尬局面。
    3.这种透支未来收益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未来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可能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严重影响。
    
    三、巨额利益引发土地“寻租”
    土地出让金制度还引发了土地“寻租”问题。
    1.征地与卖地之间的巨额利益诱使地方政府和当权者滥用权力,通过低价征地、高价供地的方式炒作土地,形成了多占多得的机制。
    2.这种行政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的巨额差价既是驱动地方政府大量批地卖地的动力,也是“寻租”行为产生的温床。
    3.由于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权力和利益在幅度和范围上的随意性和滥用可能导致腐败的产生。
    4.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圈地热、开发区热等问题,都与地方政府将土地当作生财之道密切相关。
    对于土地出让金制度的改革,你有何看法?欢迎在法律网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期待听到你的声音。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1: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