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残疾如何鉴定 |
释义 | 一、精神病残疾如何鉴定 1.当人们疑似出现精神障碍,如行为异常、意识混乱等情况时,常常会被提及是否属于“精神病”。 2.这种非专业的判断并不能代替法律意义上的精神病鉴定。那么,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呢?这就需要依赖于专业的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3.在法律领域,《刑事诉讼法》对精神疾病的鉴定机构做出了规定,即精神疾病的医学鉴定工作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4.但在实际操作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通常会成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具体的鉴定工作。 二、鉴定机构构成及人员 1.鉴定委员会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卫生机关的有关负责干部和专家若干人组成,人选由上述机关协商确定。 2.鉴定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置若干个技术鉴定组,承担具体鉴定工作,其成员由鉴定委员会聘请、指派。 3.技术鉴定组不得少于两名成员参加鉴定。 4.对疑难案件,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难以鉴定的,可以由委托鉴定机关重新委托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 三、精神病鉴定的具体内容 1.精神病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责任能力等。 2.这一系列的内容都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被鉴定人的状况,以便对其行为进行准确的判断。 3.在进行精神病鉴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和评估,还需要考虑被鉴定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精神病鉴定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面对法律难题,法律网始终与你同行。如果你对精神病鉴定还有疑问,欢迎在法律网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建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