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哪些情况下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释义
    一、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情形
    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一般有以下几种:
    1.合同标的已经灭失;
    2.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4.合同无效。
    按照法律规定,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合同履行需要遵循的原则
    法律网提醒您,合同履行要遵循的原则分别有:诚信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环保原则,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三、无法履行的合同如何处理违约责任
    无法履行合同,承担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有以下这些:
    1.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履行,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由法院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方式。
    2.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是指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3.赔偿损失,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依法赔偿债权人所受损失的责任。
    4.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由当事人约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也可以表现为一定价值的财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