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真实算意思表示么
释义
    一、不真实算意思表示么
    意思表示的真实性是法律行为成立的基础。当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时,这种表示不能被视为有效的法律行为。
    不真实的意思表示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自由,如受到欺诈、胁迫等外部原因导致的非自愿表达;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内心真实意图不一致,如真意保留、虚伪表示和隐藏行为等。
    在这些情况下,行为人的外部表示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愿,因此不应视为有效的意思表示。
    二、意思表示真实性问题的影响
    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对于法律行为的效力具有重要影响。
    1.当意思表示不真实时,具体的体现包括重大误解、受威胁胁迫做出的虚假意思表示等。根据法律规定,这些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可能导致法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
    例如,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也有权请求撤销。
    2.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也有所不同,前者指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后者则指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三、民事行为的意义及其分类
    民事行为是自然人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它区别于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如好意施惠等情谊行为。
    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成立要件,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以及标的确定并可能实现等。
    2.准法律行为则是指行为人通过一定的行为表达某种法律效果,但这种行为并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如催告、通知、宽恕等。
    3.事实行为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虽然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但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如农村人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等。
    这些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类型的民事行为,应当根据其性质和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法律适用的正确性和公正性。
    你对意思表示真实性还有疑问吗?在法律网,我们为你提供全面、专业的法律解答。关注我们,让法律更简单!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30 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