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样保护劳动者得到工资的权利 |
释义 | 一、怎么样保护劳动者得到工资的权利 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规定劳动者的工资权益,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用人单位应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资标准、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同时,劳动合同应该得到双方认真履行,避免出现违约情况。 3.建立工资保障机制:政府可以建立工资保障机制,例如设立欠薪保障基金,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障。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工会组织,让劳动者有自己的代表来维护自身权益。 4.加强劳动监察:劳动监察部门应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察力度,确保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对于违法行为,应该及时予以制止和惩罚。 5.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劳动者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当遇到工资问题时,应该及时寻求法律援助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二、劳动者工资纠纷需要收集什么证据 法律网提醒您,劳动者在处理工资纠纷时,需要收集以下证据: 1.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约定工资等权利义务的重要证据。如果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可以作为工资纠纷的证据。 2.工资条:工资条是证明劳动者实际收入和工资数额的重要证据。如果工资条上明确列出了各项工资构成和数额,可以作为工资纠纷的证据之一。 3.银行流水记录:银行流水记录是证明劳动者工资收入和支付情况的重要证据。如果银行流水记录中明确显示了工资收入和支付时间,可以作为工资纠纷的证据之一。 4.社保缴费记录:社保缴费记录是证明劳动者参加社保情况和缴费基数的重要证据。如果社保缴费记录中明确显示了缴费基数和缴费情况,可以作为证明劳动者工资水平的证据之一。 5.考勤记录:考勤记录是证明劳动者出勤情况和工作时间的重要证据。如果考勤记录中明确显示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可以作为工资纠纷的证据之一。 6.其他证据:如工作证、工作服、工作现场照片等,可以证明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也可以作为工资纠纷的辅助证据。 ![]() 三、劳动者工资多久发一次 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支付工资的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 对实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兑现工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每月按不低于最低工资的标准预付工资,年终或考核周期期满时结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