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人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担任 |
释义 | 一、监护人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担任 监护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重要依靠,负责保护他们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因此,担任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监护人必须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这是履行监护职责的基础。 2.根据法律规定,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监护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是其父母,且只有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3.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监护人由配偶、父母或子女、其他近亲属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按照顺序担任。 二、可担任监护人的人员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以下人员可以担任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成年的兄、姐; (3)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5)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 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 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 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 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 三、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这是监护人的首要职责,需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确保被监护人的安全和权益。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除非为了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不得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在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无法进行民事行为时,监护人需要代理他们进行各种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教育状况和成长环境。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被监护人在没有得到适当管教的情况下给他人造成损害,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于监护人来说,权利与义务并存。如果你在担任监护人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在法律网上向我们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建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