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属于合同欺诈?
释义
    一、哪些属于合同欺诈?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接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逸等。
    二、合同欺诈和诈骗的区别
    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有:
    1.适用范围不同,合同诈骗罪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而且合同欺诈只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
    2.主观故意不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财产为目的。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只将订立合同作为诈骗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财产手段。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在许多情况下采取欺诈手段,不是为了欺骗和非法占有对方的财产。因此,与一般合同欺诈相比,合同欺诈罪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较高;
    3.客观后果不同,如果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但骗取的财产未达到较大水平,则不以合同诈骗罪论处,而是以一般合同诈骗罪处理;
    4.法律后果不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当作为无效合同处理。一般欺诈合同,除损害国家利益外,一般作为可撤销合同。
    
    三、合同欺诈怎么赔偿
    合同欺诈赔偿我国法律没有统一规定欺诈的赔偿标准,合同欺诈的赔偿标准是根据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的。合同欺诈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1.应当返还财产;
    2.对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