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租房合同是否能够在法律上解决纠纷 |
释义 |
一、租房合同是否能够在法律上解决纠纷 租房合同能够在法律上解决纠纷,解决的方式如下: 1.租房纠纷协商解决。 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可以寻求一位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作为见证人。 2.租房纠纷协商不成的,请求调解。 租房纠纷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居民自治组织或者是居委会请求调解,也可以找房管所相关工作人员解决。 3.租房纠纷协商不成的,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租房纠纷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二、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5.宣判。 ![]() 三、常见租房合同纠纷有哪些 法律网提醒您,常见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类型有: 1.续租时出租人要求合理变更某些条件; 2.租约到期出租人没有提出新的条件、不愿意继续出租; 3.出租人提前终止合同引起的纠纷; 4.租约期满后不同意按原租赁合同续租; 5.出租人以原租约期满为由随意抬高房租; 6.不签订书面合同,或合同不规范,主要内容不完备,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而发生租赁纠纷; 7.为逃避管理和偷逃税费而变相出租房屋发生的租赁纠纷; 8.房屋租赁期间出售的优先权纠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