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2.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违法;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4.侵权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是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二、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1.补充适用原则。此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 2.公平适用原则。适用金钱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一方面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给受害人适当的赔偿,以弥补其受到的精神损失。 3.适当限制原则。对于精神损害赔偿适用金钱进行赔偿的,对其赔偿数额应当进行一定的限制,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主要考量因素。 4.过失相抵原则。法律网提醒您,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结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5.法官自由裁量原则。即法律允许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照一定的心证规则和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对精神损害评定为一个确定的数额。 ![]() 三、精神损害赔偿金种类 精神损害赔偿的种类可分为: 1.可赔偿性精神损害; 2.非可赔偿性精神损害; 3.侵权精神损害; 4.违约侵权损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四)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