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国法律如何定义毒品犯罪行为 |
释义 | 一、中国法律如何定义毒品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毒品犯罪包括以下行为: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 2.包庇毒品犯罪分子; 3.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走私制毒物品; 4.非法买卖制毒物品; 5.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6.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种植种子、幼苗; 7.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强迫他人吸毒;容留他人吸毒; 8.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二、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和要件 法律网提醒您,毒品犯罪的特征是: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 三、毒品犯罪的构成要件 毒品犯罪的要件是: 1.毒品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和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所保护的而被毒品犯罪所侵犯的有关对毒品进行管制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管理秩序; 2.毒品犯罪客观方面,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有关毒品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不可缺少的要件; 3.毒品犯罪主体,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毒品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法律规定的犯罪单位; 4.毒品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故意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及造成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