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选择合适的法律部门解决土地问题 |
释义 | 一、如何选择合适的法律部门解决土地问题 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原则上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可以找以下部门依法处理: 1.村委会或镇、乡政府,或者县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调解处理; 2.可以找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确权申请; 3.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4.其他部门。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二、农村土地纠纷的诉讼时效 农村土地纠纷行政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该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三、农村土地纠纷的特点 法律网提醒您,农民土地纠纷的特征如下: 1.主体的多样性,土地所有权的争议一般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使用权的争议则是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也有发生在国家或集体和个人以及个人和个人之间; 2.客体的特定性,一般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所有、由谁来行使问题; 3.争议大都表现为情况复杂、年代久远、查证难度大以及政策性强等特性。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