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规定简析 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规定应包括: 1.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及地址; 2.房屋的位置、面积、装饰及设施; 3.房屋用途; 4.租赁期限; 5.租金数额及交付方式; 6.房屋维修责任; 7.装修的约定; 8.转租的约定; 9.解除合同的条件; 10.违约责任以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二、我国房屋租赁合同的期限如何确定 我国房屋租赁合同的期限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当事人每次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20年,房屋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续订的期限自续订之日起同样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租赁期限无效。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第七百零七条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三、房屋租赁合同签订原则 租赁合同订立的原则包括: 1.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6.绿色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七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