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常用的征税主体别称是什么 |
释义 | 一、常用的征税主体别称是什么 税收的主体是国家。税收主体又称征税人,是在税收分配过程中行使征税权利的主体。也就是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是税法中规定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特殊分配形式,所以征税主体只能是国家,而不是其它主体。在我国,征税主体的具体部门有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和海关。 法律网提醒您,税收主体是指当一国政府凭借政权组织税收活动时,政府与纳税人之间会产生特定的税收法律关系。在这种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主体统称为税收主体,它又可分为税收征税权主体和纳税权主体两类。 二、个体工商户征税方式有哪些 个体工商户交税方式有如下几种: 1.定期定额征收,即通过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营业额,来确定其应纳税额。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以及符合条件的个独企业和合伙企业。 2.核定征收率征收,即直接根据纳税人的收入额,乘以核定的征收率进行征收,具体征收率随地区和行业不同而不同。 (1)若实际销售额低于应纳税经营额时,以应纳经营额和核定税率为依据,得到应纳税额; (2)若实际销售额高于应纳税经营额,以实际销售额和核定税率为依据,得到应纳税额 3.查账征收,即自行申报缴纳额,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后,再进行多退少补。主要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如实核算应纳税款的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三、个体工商户征税起征点是多少 个体工商户征税起征点是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执行新的税率表。税务部门对个体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是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给你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开具发票金额小于定额的,按定额缴纳税收,开具发票超过定额的,超过部分按规定补缴税款。如果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的(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各省有所不同),可以免征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