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论如何对未签订劳动合同进行法律赔偿
释义
    一、论如何对未签订劳动合同进行法律赔偿
    对未签订劳动合同进行法律赔偿的方式是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此规定,企业用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承担非常不利的后果。《劳动合同法》虽然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长期使用的非全日制用工,还是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好,以免引起混淆。
    二、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1.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尽量清楚用工单位是否为合法经营的单位,有无用工主体资格。否则,既使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2.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以防止约定不明,致使自己权益受到侵害;
    3.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约定的事项都要以书面形式确定写在劳动合同中,避免用工单位的口头承诺,防止将来发生纠纷,因缺少证据而得不到法律有效的保护;
    4.详尽填写合同条款,避免签订条款不全的劳动合同;
    5.对于用工单位的非法要求应予拒绝;
    6.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
    7.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劳动关系非常复杂,涉及诸多内容。
    
    三、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时效为多久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算。如果有中止的情形,可以依法从中止之日起重新计算时效。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一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