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中诉讼时效应如何计算
释义
    一、行政诉讼中诉讼时效应如何计算
    行政诉讼中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是,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期限是六个月。如果先提起行政复议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法律网提醒您,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与区别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诉讼属于司法行为。
    2.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而受理行政诉讼的机关则是人民法院。
    3.受理范围不同。凡是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行政相对人都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而法律规定行政复议裁决为终局决定的,当事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4.审查力度不同。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一般不审查其是否适当,复议机关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且还要审查其是否适当。
    5.审理依据和对所涉及的抽象行政行为之间矛盾的处理不同。
    6.审理程序不同。这就为大家解答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这问题。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