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一、合同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合同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伪造合同,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 2.货物引诱,即欺诈方利用对方急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紧俏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 3.盗用、假冒名义,即冒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 4.虚构主体,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5.虚假广告、信息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 二、欺诈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欺诈有如下构成要素: 1.欺诈人的欺诈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2.欺诈人的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指欺诈人语言、文字或活动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的行为。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产生错误认识 被欺诈人的错误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诈人的欺诈所致。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成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 ![]() 三、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用的范围不同 合同诈骗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而合同欺诈仅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 2.主观故意不同 合同诈骗在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资格订立合同、无履行合同能力等而故意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诱骗对方当事人与之签订或者履行合同,以达到骗取、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而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采取欺骗手法许多情况下并不是以骗取、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 3.客观后果不同 合同诈骗必须以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而一般合同欺诈并不以此为要件。法律网提醒您,合同诈骗中的合同应作为无效合同处理;而一般欺诈中的合同,除了损害国家利益的外,一般作为可撤销的合同对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