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过错鉴定的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一、医疗过错鉴定的方式有哪些? 医疗过错鉴定的方式有: 1.自行鉴定是公民对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产生争议的专门性问题委托专业性的检测机构或相关专家进行检验、评价、与判断,从而为争议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而从事的一项活动。 2.行政鉴定是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在行政执法或依法处理行政事务纠纷时,对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委托所属的行政鉴定机构或法律法规专门指定的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验、分析与评判,从而为行政执法或纠纷事件处理、解决提供科学依据而从事的一项行政活动。 3.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中人民法院依其职权,或有关诉讼参与人的请求委派具有专门知识、技能或特别经验的人,对案件中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从而为诉讼案件的公正裁判提供科学依据而从事的一项诉讼活动。 二、医疗过错鉴定责任划分有几种 法律网提醒您,医疗过错鉴定责任划分有以下几种: 1.完全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错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2.主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错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3.次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错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4.轻微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错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 三、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流程 医疗过错鉴定的程序,医患双方、法院、鉴定机构都参与其中,具体要经过下面几个环节: 1.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 2.鉴定材料的质证; 3.鉴定机构的选择; 4.鉴定前的听证; 5.鉴定材料的补充; 6.鉴定结果的出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