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信用卡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
释义 | 一、信用卡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构成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二)分清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正确认定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不同的主观故意。 (三)如果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故意的,不能以犯罪论处 如今,中国已进入无现金时代,持有信用卡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在购物消费上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信用卡诈骗也与日俱增,持卡人必须加紧防范,以免被犯罪分子骗取钱财。常见的信用卡诈骗手段有官方短信索要密码、伪造网站骗取验证码、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等等。一旦被诈骗,要及时寻求民警和法律从业人员的帮助,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二、罪与非罪的判断标准 (一)罪与非罪的判断标准如下: 1、犯罪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否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3、犯罪是否应受刑事处罚。 三、如何区分罪与非罪 (一)实践中,除了故意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少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由于其本身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足以构成犯罪外,多数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其社会危害性程度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能构成犯罪。对这些犯罪而言,就有一个因社会危害性程度大小而决定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 1,我国刑法分则大体上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社会危害性程度,从而区分罪与非罪的: (1)以情节严重、恶劣与否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虐待罪、遗弃罪以“情节恶劣”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侮辱罪、诽谤罪则以“情节严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 (2)以后果严重与否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交通肇事罪、危险物品肇事罪、生产销售劣药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等。 (3)以是否有引起某种结果的严重危险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4)以数额大小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诈骗罪、抢夺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等。 (5)以是否使用法律规定的犯罪方法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是否使用暴力作为构成犯罪与否的标准。 (6)以行为是否在特定时间内或地点实施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资敌罪、拒绝履行军事义务罪只有在战时实施才构成。 (7)以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特定犯罪对象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8)以是否“明知”、“故意”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运输假币罪、窝藏、转移、隐瞒、销售赃物罪等。 (9)以是否具有特定犯罪目的或意图作为界限。如诬告陷害罪必须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才构成犯罪,破坏生产经营罪必须“由于泄愤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才构成该罪,拐卖妇女、儿童罪必须是“以出卖为目的”等。 (10)以是否具有首要分子、直接责任人员、领导人等特定身份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其处罚的对象仅限于首要分子;强迫职工劳动罪,只有用人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才可构成;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其主体仅限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必须要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主要表现为恶意透支,冒用他人信用卡等情形。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