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关于造假如何处罚
释义
    一、关于造假如何处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厂家生产的商品造假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相应罚款,情节严重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条
    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造假怎么举报
    举报制造假冒产品的,可以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也可以拨打12365全国统一质量技术监督举报电话举报。
    12365是统一受理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两局举报、投诉处理、咨询服务、信息传递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是质检系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各地检验检疫和质量监督两局全面加强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应用的新要求,以后将应用于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作为热线服务电话。
    12365与12315分别属于不同执法部门,生产领域的质量问题投诉使用12365,消售环节的产品质量问题使用12315。生产领域是指成品之前以及已经制成成品,但是还在生产企业仓库中,这些都归质监管;一旦发生销售行为,就属于进入了流通领域,归工商管。存放在仓库中的货物,如果是已经销售出去的,只要付了货款,就算已经进入流通领域,也归工商管,而即使未收到货款,只要出了仓库大门,开始装车了,也属进入流通领域。
       三、造假案属于什么案件
    做假一般属于一般违法案件或者刑事案件。关键是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故意和客观方面的结果来考虑。当行为人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5万元以上时,即成立犯罪;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制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一般属违法行为,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于实践中发生的仅仅查处到伪劣产品本身,而难以甚至根本无法查清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的案件。
    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造假如何处罚的相关知识,造假被工商部门发现,会责令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相应罚款,具体根据情况确定,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