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保人在担保期间转移财产怎么认定该行为 |
释义 | 一、担保人在担保期间转移财产怎么认定该行为 担保人在担保期间转移财产的行为一般表现为: 1.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的; 2.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担保人在担保期间转移财产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在此过程中,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而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产生的必要费用,应由债务人承担。 二、担保人法律责任 担保人的法律责任主要根据其所提供的担保类型而定。在抵押担保中,担保人可能承担的责任包括: 1.一般保证责任:当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担保人需承担该责任,即代为清偿到期债务。 2.连带保证责任:当债务到期时,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偿还债务。与一般保证不同,连带保证人没有先诉抗辩权。 3.撤销担保人的责任:当债权人在主合同履行届满后怠于行使担保物权,导致担保物价值减少或毁损、灭失时,担保人可以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减轻或免除其保证责任。 ![]() 三、债权人维权途径 面对债务人转移财产的情况,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1.提起撤销权之诉: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 2.提起行政撤销之诉或确认行政行为违法之诉: 在特定情况下,债权人还可以选择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提出刑事控告: 如果发现债务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存在恶意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的行为,债权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提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控告。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对犯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债权人应当保持警惕,一旦发现担保人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就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担保人转移财产是否违法?如何维权?更多法律疑问,法律网随时为您解答。法律小助手,守护您的权益!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