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法经营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区别
释义
    一、非法经营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区别
    非法经营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区别在于: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犯罪具有特定的程序性,即符合单位决策程序,是它与自然人盗用单位名义或擅自以单位名义进行的犯罪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因而,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可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同时按照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必须为了单位的利益。单位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多为自然人个人所有;
    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
    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单位只对其在业务范围内或与业务相关的活动范围内的行为负责,但如果与单位的业务活动并无实质的关联,则一般不应视为单位行为。
    二、非法经营罪的处罚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三、非法营业罪的构成要件
    法律网提醒您,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秩序;
    2.客观方面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