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外继承:遗产的处理 |
释义 | 遗产转移的三种方式法律效力是不同的:协议高于遗嘱,遗嘱高于法定。这就是说,遗嘱已处分的财产,就不能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而协议已处分的财产,就不能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进行分配。 遗产的处理 (一)继承的开始 1.继承开始的时间 继承开始的时间,应以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为准,包括生理死亡的时间和宣告死亡的时间。不能把遗产分割的时间当作继承开始的时间。 2,继承的通知和遗产的保管 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 从继承开始到遗产实际分割,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此时,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害或者抢夺。 3.继承、遗赠的接受和放弃 接受继承可以明示,也可以默示,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没有表示放弃继承的,就视为接受继承;而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则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以明示方式作出。接受遗赠必须在受遗赠人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以明示或积极作为的形式作出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接受和放弃继承或遗赠的效力均追溯到继承开始之时。 (二)遗产的分割 1.确定遗产的范围,划清遗产和共有财产的界限。 2.继承方式的适用。继承开始后,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协议办理;有合法遗嘱的,按遗嘱办理;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的,按法定继承办理。同一次继承中,也有可能三种方式都适用,应该注意确定哪些遗产按哪种继承方式进行分配。 3.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4.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发挥遗产的效用。 (三)债务清偿 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债务。清偿债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严格限定被继承人生前的个人债务。 2.清偿债务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 3.老弱病残分得遗产的权利优先于清偿债务。 4.清偿债务优先于执行遗赠。 5.按顺序和比例清偿债务。 (四)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处理 对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则归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涉外继承 处理涉外继承关系时,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不动产继承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我国与外国订有条约、协定的,按照条约、协定办理,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page]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