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损害他人财产怎么定罪 |
释义 | 一、故意损害他人财产怎么定罪 故意损害他人财产定罪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定罪时需综合考虑财产损失数额、行为情节、犯罪动机等因素。 二、故意损害财产立案依据 故意损害财产立案主要依据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数额和行为情节。具体而言,包括: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公安机关可以立案侦查。 ![]() 三、故意损害财产量刑原则 在量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其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3.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同时, 5.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以上是对故意损害他人财产的相关法律问题的详细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为您提供参考。 对故意损害财产的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吗?欢迎留言提问,我们的律师团队将为您解答。关注法律网,获取更多法律资讯和实用建议。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