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与意识形态
释义

法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阶级内部的重要社会集团)的社会思想体系,包括道德观、艺术观、宗教、哲学等。它体现该阶级(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利益、纲领性目标,并在该社会系统发挥实际的功能。从其内容及其与政治系统在功能上的相互作用来看,它首先是政治现象,是政治的思想和理论方面。其基本功能在于整合,即为了一定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把本阶级或社会各阶级(集团)统一在一定思想体系的周围。意识形态除了对法施加一般的影响外,还形成其特定部分即法律意识形态而直接作用于法的形成和实现,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形态则是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与法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法在意识形态所标明的社会价值体系所占的地位,提高法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法的实现的重要方面之一。意识形态的原则,方针和要求一方面以直接的(宣言式的)形式表述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同时国家采取法律措施来促进某种意识形态的发展,使意识形态的阶级倾向性渗透到具体的规范性规定中并在法的实现过程中得以具体化、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审判等形式明确禁止某种意识形态的传播,或规定歧视性措施以破坏或阻挠某些意识形态发挥其功能,使之在民众的心目中成为非法的、不被许可的东西。但法的鼓励和抑制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是有限度的,这取决于法和意识形态本身的进步性。社会主义公开表明自己的意识形态性质,即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法的意识形态程度越高,它便越具有影响力,它的实现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法与意识形态斗争密切相关,处于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各对抗阶级之间斗争的前列。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6: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