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符合效力的主体资格有哪些
释义
    一、不符合效力的主体资格有哪些
    1.无权处分人。当交易主体无权处分合同目标时,会影响合同的有效性,但一般经批准或事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有销售合同,如技术秘密许可合同,许可人不是技术秘密的合法所有人,甚至是许可人侵权获得的技术秘密,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2.没有法定资格。法律规定,一些民事活动只能由具有特定资格的民事主体进行,而普通民事主体从事这些活动将导致主体不合格。这种关于法定资格的规定在一些部门、建筑、医药等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很常见;
    3.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法律禁止一些主体从事特定的交易活动。对方恶意使用这一禁止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企业也面临法律风险;
    4.合同义务以履行合同义务。这种主体不合格,更隐蔽。合同主体不符合合同的所有内容,但合同部分必须由特定的第三人完成,这将导致部分合同内容无效或有效。
    二、如何把控合同中主体资格的审查
    法律网提醒,合同主体分为自然人与法人、企业、其他组织。
    主体为自然人时,应审查对方的身份证件,以确定其是否为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行业的还要审查从业证书。
    主体为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时,要审查对方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特殊行业的审查资质证书。
    第三人代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订的合同,还要审查其是否持有授权委托书及授权委托的权限是否写明代为签订合同的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三、合同主体不具备资格应该如何处理
    合同主体不合格的办法:
    1.主体为无行为能力人的,合同认定无效;
    2.主体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可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法定代理人追认;
    3.主体为无权处分人的,则可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有权处分人予以追认;
    4.合同主体不合格的其他办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