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情形是什么 |
释义 |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情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 劳动合同期满是劳动合同终止的主要形式,适用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旦约定期限届满或工作任务完成,劳动合同通常自然终止。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由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已经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保障,劳动者不再具有劳动合同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只要劳动者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终止 3。劳动者死亡、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失踪 死亡是指劳动者作为自然人从主体中消灭。宣告死亡是下落不明的公民到达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宣告失踪是一种法律制度,其中公民下落不明,法院应利害关系方的申请宣告其失踪,其财产由代管。劳动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下落不明死亡的,作为民事主体和劳动关系当事人,不再享有权利义务,自然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自然终止。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破产,是指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将通过一定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平均偿还,使债务人免于承担其他无法清偿的债务,人民法院将宣布破产解散。吊销营业执照是登记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法人实施的行政处罚。对企业法人而言,吊销营业执照意味着其法人资格被强制剥夺,法人资格消失。用人单位被责令关闭,是指依法成立的公司、企业在存在过程中未始终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受到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的行为。撤销用人单位,是指企业未经法定程序设立,或者形式合法但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被政府部门查处。根据《民法通则》、《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这意味着企业的法人地位被剥夺,表明此时企业已无法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其权利和义务,只能终止劳动合同 5。雇主决定提前解散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雇主因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或股东大会决议规定的解散事由提前解散,其法人资格将不再存在,所有业务和与业务相关的活动都必须终止,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包括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关系,也随着主体资格的丧失而消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下的终止 法律规定不能涵盖现实生活中的所有现象。因此,《劳动合同法》将这一条款作为自下而上的条款 为了保护处境困难的工人不因失业而失去生计来源,该法对一些终止劳动合同的案件作出了限制性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者未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者因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下列情形消失: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或者疑似职业病患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经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