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当双方违约并变更合同时,情况如何 |
释义 |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合同纠纷,往往给一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应选择法律途径,在第一时间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采取极端手段或默默承受损失。当事人的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从其规定。 本条是关于当事人变更合同的 一、合同变更是指合同成立后,双方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双方通过要约和承诺协商达成合同。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合同。未经另一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更改合同内容。但是,当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有时不可能就与合同有关的所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合同签订后,在合同履行之前或履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需要重新调整和规定。因此,双方需要修改或补充合同内容。由于本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当事人也应当按照协商一致的原则变更合同内容。当事人可以根据要约、承诺等合同成立的约定,决定是否就变更达成协议。如果双方就变更达成一致,变更后的内容将取代原合同的内容,双方应根据变更后的内容履行合同。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变更合同内容。变更的内容不仅对另一方没有约束力,而且这种任意变更合同的做法也是违约,双方应承担违约责任a>合同变更可能是合同标的物的变更,例如,从购买康佳彩电变更为购买长虹彩电,或者合同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最初计划租用10间办公室,然后租用5间。可能是演出地点由北京改为上海,或者演出方式改变。例如,原始卖方交付货物后,买方自己提货。可以是提前或延长合同的履行期限,也可以是重新约定违约责任。双方支付的价格或报酬的调整是合同变更的主要原因。此外,合同担保条款和争议解决方式的变更也会导致合同的变更 III.合同变更需要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但在某些情况下,仅由双方达成共识是不够的,双方还应履行法律程序。例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七条规定,中外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同意对合作经营企业合同进行重大变更的,应当报审批机关批准;变更内容涉及法定工商登记事项和税务登记事项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外资企业法》第10条规定,外资企业的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大变更,应当报审批机关批准,并按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项目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从其规定。因此,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事项变更有具体要求的,当事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如果不履行法律程序,即使双方同意变更合同,变更的内容也不会产生法律效力 希望能帮助您解决相关问题。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您在本网站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