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纠纷有哪些注意事项?
释义

离婚纠纷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即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解除婚姻关系,而终止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
    

诉讼事由的确定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如果夫妻双方离婚,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离婚的法律效力就不会发生。双方任何一方要求解除婚姻关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诉讼事由为准
    离婚是一种法律诉讼,必须遵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离婚的法律效力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离婚必须经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起诉后批准。夫妻离婚,只有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才能谈离婚。离婚主体必须是具有夫妻身份的男女。如果夫妻关系破裂,他们可以离婚。具有夫妻身份的男女任何一方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适用诉讼事由。离婚纠纷往往涉及夫妻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原则上由被起诉地人民法院管辖。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特别区域管辖:
    

1.被告离开住所一年以上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双方离开居住地满一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无经常居住地的,由起诉时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被劳动教养、监禁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非军人对非文职军人提起的离婚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都是军人的,被告住所地或者所在团级以上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权为
    

5;被告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未定居,其中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离婚诉讼程序分为起诉、审判、判决三个阶段,由原、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起诉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首先,诉讼主体资格。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即夫妻之一。被告必须明确,即他必须是夫妻的另一方
    其次,诉讼时效。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丈夫不得提出离婚。不得离婚或者调解和解的离婚案件,原告在六个月内没有新情况、新理由,不得再起诉离婚。此外,当事人可以随时起诉离婚
    第三,法院的管辖权。当事人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离婚诉讼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原告经常居住地法院或者原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在离婚诉讼中,原告应提供诉状、婚姻关系证明、身份证、财产清单、证据等材料
    在审理阶段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当面出庭。离婚案件,除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出庭外,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原告不出庭的,按撤诉处理;如果被告不出庭,他将被缺席审判。原告必须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夫妻关系已经破裂,不存在和解的可能。第三,调解程序。调解是离婚诉讼的必要程序
    首先,法院不会第一次判决离婚
    离婚后15天内任何一方不得再婚。15天后,上诉期已过,一审判决生效,可以再婚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