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释义

知识产权纠纷主要有五种方式:协商、调解、行政处理,仲裁与民事诉讼【1】协商,是指知识产权纠纷发生后,双方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自愿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协商、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的活动,调解是指知识产权纠纷发生后,经双方当事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调解员协调解决纠纷的活动,使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相互让步,达成协议,行政处理是指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或者不特定的第三人请求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处理其知识产权纠纷或者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侵权行为的活动仲裁是指知识产权争议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提交仲裁机构审理,仲裁机构作出对争议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制度。根据仲裁裁决书或者调解书,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或者履行义务,或者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审理和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活动。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或者调解书,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或者履行义务,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是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则,以事实为基础,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全面客观地认定事实,忠于事实真相。这也是依法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准确适用法律,分清是非,明确责任,惩治违法行为,保护合法权益,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作为一种标准,既包括实体法,也包括程序法
    法律适用的各方平等原则,是宪法确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中的具体体现。当事人平等适用法律的原则,是指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都受到我国法律的平等保护,任何一方违法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平等查处。无论当事人的职业、社会地位、财产状况如何不同,无论是公民、法人还是其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他们不允许有任何法外特权或因人而异。无论是中外当事人,除受互惠原则的限制外,在法律适用上也是平等的。当事人解决同一性质的纠纷,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享有相同的权利。由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复杂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等原因,知识产权立法滞后,以及成文法本身的局限性,只要纠纷的事实相同或相近,就应该得到相同或相近的法律后果,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法律不一定带来公平。解决法律与公平的矛盾,必须坚持兼顾公平与理性的原则。兼顾公平与合理原则的适用,应当以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为基础,在程序上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和具体要求。这样,既能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能在明显不公正或特殊情况下兼顾公平、合理,真正实现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时追求公允价值,请访问法律咨询网.com找律师帮助您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1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