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0年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法律后果如何 |
释义 |
2020年侵犯商业秘密如何认定,法律后果如何? 1。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引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泄露、变相利用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的。第三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首先要明确原告指控被告的具体侵权类型。《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有三种类型: 1。被告人非法获取、泄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 2。未经权利人许可,被告泄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依法取得的商业秘密。第三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上述使用或者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时,仍然取得商业秘密。其次,根据被告的不同侵权类型,对原告提供的侵权证据和被告的辩护意见、证据进行审查。不同的侵权行为要求原告承担不同的举证责任。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商业秘密纠纷都是由原告高管或员工跳槽后的同业竞争引起的。侵犯商业秘密本身具有保密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原告证明被告的侵权行为。 为了解决举证难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侵权行为的认定采用了“实质性身份加接触减去法定来源”的原则。在确定被告人侵犯技术与本案所涉及的技术秘密是否构成相同或者实质上相同时,技术事实相对简单的案件,通常可以通过一般技术比较来确定,但在比较复杂的案件中,法官通过技术比较不能直接得出结论的,需要启动专家咨询或技术鉴定程序予以解决。一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商业秘密侵权人对权利人应当承担的权利。这种责任是对权力人的一种补偿,在实践中也被认为更“有益”。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违约责任。按双方签订的保密合同负责。违约方虽未给债权人造成损失,但合同约定的,仍应当支付违约金。 2。侵权责任。首先是赔偿损失。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权利人实际遭受的损失。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利益为赔偿数额。此外,与其他知识产权案件不同,《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侵权人还应当承担权利人为查处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其次,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民法通则也可以适用于其他责任方式。比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等。侵权与违约的权利人只能选择一种,不能同时主张。二是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侵权人对国家的责任。这种做法有利于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因为商业秘密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一旦被泄露,其传播速度会非常快,会给商业秘密的拥有者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行政处罚的规定可以方便商业秘密所有人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制止侵权行为。如有侵权行为,受害人可以主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求调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侵权人的行政责任为: 1。对于侵权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好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政处罚是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一个重要特点。行政处罚的规定也增加了侵权人的责任,即既要赔偿,又要处罚,并加强了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制裁。三是刑事责任。这是最严厉的措施,可能使侵权人面临牢狱之灾。我国新刑法增设了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持有或者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这里的“损失”包括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新刑法第219条和第220条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作了如下规定:1。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2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依照前款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法律咨询网编辑组织的关于上述问题的相关知识。本网站为您提供专业的律师咨询。如有任何疑问,请进入法律咨询网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