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为什么要赔偿精神损失
释义

在现实生活中,人身伤害的发生,既可能是由于犯罪活动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如故意伤害、谋杀、强奸、抢劫、绑架、绑架等)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民事一般侵权行为中人的伤残或死亡,或者是国家机关履行职责造成的而他们的员工,或按产品质量除此之外,还有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就民事责任而言,因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其他伤害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应当依法给予赔偿;同时,这种伤害也会给受害人及其亲属造成精神损害,但是否对这种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一直是民法界讨论的焦点,引起了理论界和司法界的广泛关注。所谓精神损害,是指民事主体的精神活动受到损害。精神是与物质相对应、与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它是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和成就的总称。法律意义上的精神主要是指精神活动,往往与精神损害及其后果相联系。因此,侵权行为侵害了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破坏了自然人的身心精神活动和自然人、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导致被害人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损害也会造成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其特定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受到非法侵犯,致使其人身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的民事法律制度,并要求犯罪人通过财产补偿给予救济和保护。(1) 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功能虽然精神损害是无形的,不能用财产来衡量,但设立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以财产的形式对被害人遭受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它能明显地填补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使损害更有效地平息下来。金钱作为衡量价值和权利的一般尺度,可以成为满足受害人个人和精神需求的物质手段。金钱赔偿虽然不能弥补被害人的精神损害,但可以使被害人在其他方面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享受。因此,在本案中,金钱赔偿是民法上满足被害人的有效途径。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为了安抚被害人的精神创伤,抚慰其精神创伤,克服精神创伤对被害人的负面影响。对于精神损害来说,虽然造成的损害是无形的,但有时无形的损害比有形的损害更具破坏性,对受害人的负面影响也更长、更深。如果不对侵权人实施惩罚性制裁,将对被害人极不公平,不利于被害人的保护,因此,有必要使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惩罚功能。同时,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合法性。行为人人人身伤害行为的主观状态是故意和过失。行为人的人身伤害行为客观上不仅损害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而且导致了被害人精神损害的严重后果。加害人的人身伤害也会造成间接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行为造成被害人及其亲属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的后果在法律上具有因果关系,构成了赔偿责任的依据。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