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滥用时如何维权 |
释义 |
受到他人侮辱时如何维权。《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要求赔偿损失。侵犯法人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的,适用前款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所列罪行,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以外,只在被告知后处理。第一百零五条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或者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重大犯罪分子,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积极参加颠覆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参加颠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以谣言、诽谤或者其他方法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或者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名誉权侵权如何索赔:名誉权侵权通常难以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产生很大影响。在这个听从他人建议并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的时代,诽谤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 对于损害受害人名誉和利益的行为,可以责令侵权人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但当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名誉时,应当将损害名誉和利益的行为纳入范围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造成精神损害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才有权要求精神抚慰金。在赔偿数额上,要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的具体情况、侵权的后果、侵权人的利益状况等,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和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根据我国现行司法解释,法人名誉权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抚慰金。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