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的综合地价是多少 |
释义 |
1、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的综合地价是多少? 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区域综合地价是征收补偿的依据,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标准由区域综合地价确定。区域综合地价不含地上附着物和苗木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确保被征地农民原生活水平不降低,长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农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着物、青苗补偿费,为被征收农民安排社会保障费。农用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地价确定。区综合地价的制定,应当综合考虑原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状况、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需、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农用地以外的土地、附着物、苗木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先改善生活条件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的意愿,通过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补偿因征收而引起的搬迁和临时安置费用,以保障农村村民的居住权和合法财产权及住房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第二,土地征收与土地征收有什么区别? 1。本质区别:土地征收:因国家征收而使征收人的土地所有权消灭;土地征收:土地用完后归土地所有人。实施程序不同。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征用是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土地征用的程序比土地征用更为严格。审批机关不同。征地审批权集中在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征地审批权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补偿不同:因为征地是所有权的转移,所以补偿要高于征地。征地时,应当依法足额缴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民安排社会保障费,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但征地只对征地期间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土地使用者进行补偿,对苗木和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没有安置补助。 以上知识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土地管理法中的综合地价是征收和补偿的依据,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的标准由该地区的综合地价确定。区域综合地价不含地上附着物和苗木补偿。如果你需要法律帮助,你可以去法律咨询网咨询。法律咨询网有一位专业律师为你解答。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