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欠条多长时间之后失效? |
释义 | 一、不起诉欠条多长时间之后失效 欠条本身并没有一个有效期,除非当事人之间有这方面的约定。不然,通常情况下,在债务人按照约定履行了欠条中的义务之后,那么该欠条才会时效。不过,就诉讼上面来看。要说欠条过几年起诉就无效的话,这其实也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如今,有不少人认为,欠条只要超过三年再起诉就无效了。但,欠条超过三年是否自动失效是不确定的,若是3年的诉讼失效中断,诉讼重新计算。 1、根据《民法总则》实施之日即2017年10月1日起,欠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 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正式实施,其中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标志着我国普通诉讼时效从《民法通则》的2年调整为了3年,而欠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 2、关于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并非一成不变,其中一项制度便是诉讼时效中断,这是指诉讼时效期间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等法定事由,从而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消灭,重新计算的制度。 二、欠条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欠条不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内容即视为无效: 1、必须是能够证明有欠债事实的内容。就是说欠条上要有明确的欠债人、债权人、借钱时间、金额等必备要素。 2、必须是真实意思的表示。就是说如果这个欠条必须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 3、欠条内容取得的过程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要知道,就算欠条已经超过了三年,但债权人仍是享有起诉的权利,这个并不会因为超过了诉讼时效而被剥夺。并且,由于我国规定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审查诉讼时效。所以,要是对方并没有已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话,那也不一定会丧失胜诉权。此时,通过诉讼方式让对方履行欠条中的义务也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