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释期内发现漏罪,能否批捕 |
释义 | 假释期内发现漏罪,能否批捕 视实际情况来定。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因此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是否成立并应承担刑事责任,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确定。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是否属漏罪应当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来确定,如果法院认定行为构成犯罪的,就应当撤销假释,与前罪数罪并罚,确定应执行的刑罚后,收监执行。如果不构成犯罪,应当立即解除强制措施,仍然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假释。若一发现有漏罪的嫌疑,就直接建议法院收监,那么就可能造成对无任何违法行为的假释人员收监执行,使其从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沦为被剥夺人身自由的状态,直接侵犯了其基本权利。 撤销假释与批捕并不矛盾,对涉嫌的漏罪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履行批捕、起诉、审判等环节,才能给刑事诉讼当事人程序上的公正,从而保障其基本的权利。 因此,假释考验期间发现漏罪直接收监执行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不符。司法机关在办理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案件时,应按照普通程序依法报请检察机关审查批捕,以实现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 法律咨询网上面有律师长期驻留,要弄清楚假释期内发现漏罪处理的各个内容,可以直接在线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