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法》普法(三):什么是遗嘱? |
释义 | 一、定义: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作出的财产处分,于其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要式单方法律行为。遗嘱是死者生前对其死后事务的安排和嘱托。我国《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司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指行人。” 二、特征: 1、“要式”是指遗嘱人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设定遗嘱;我国继承法规定了五种遗嘱的形式。 2、“单方”是指,遗嘱只须遗嘱人单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无须相对人的同意。 3、“法律行为”是指,遗嘱是遗嘱人的意思表示。 4、遗嘱的生效:遗嘱在遗嘱人死后才发生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