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行政案件?什么是行政案件证据规则?
释义
    【为您推荐】医疗纠纷律师 劳动工伤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征地拆迁律师
    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的深入,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的提高,涉及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等复杂的行政争议不断出现,行政争议数量在我国日益增多。当行政争议增加了一项程序,行政争议就上升为行政案件了,到底增加的是哪一项程序,是什么构成了行政案件,行政案件证据规则是什么,法律咨询网的小编在下文中将为您进行解答。
    行政案件具有行政争议(国家行政机关之间,国家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产生的争议)的全部属性。与行政争议相比,只是增加了一项程序,即由国家审判机关立案的程序。其具体表现为:当事人与国家行政机关产生行政争议,向国家审判机关提出起诉,请示解决该项争议,经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审查,认为符合受案条件者,决定立案处理。故此,原行政争议转化为行政案件。行政案件可否构成,是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础问题,是行政诉讼程序的起端,它决定着行政管理相对人能否享有诉权,国家审判机关是否取得对某一特定案件的审判权。因此,正确认识行政案件的属性,从而判定某一特定行政争议能否立案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问题。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很显然,这四个基本条件也是人民法院审查起诉和受理案件的基本依据。人民法院依此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从而判定行政案件是否成立。
    当行政案件成立后,就开始收集行政案件证据,那行政案件证据是怎么收集的,也就是证据规矩是什么?
     一、证据规则
    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真实可靠的证据是法院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
    相关性又称为关联性证据规则,是指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美国联邦证据法第403条规定:“证据虽然具有关联性,但可能导致不公证据规则正的偏见、混淆争议或误导陪审团的危险大于该证据可能具有的价值时,或者考虑到过分拖延、浪费时间或无需出示重复证据时,也可以不采纳。”
    二、法律依据
    证据规则的确立在中国刑诉制度中应当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如果某些做法被司法实践所普遍认可,在法理上又确能成立,也可以被确立为证据规则要求证据规则有法律依据,是因为是实行制定法制度的国家,不承认判例的法律约束力,也不承认法官的选法功能。任何主要的证据规则必须在法律上有直接或比较直接的依据,否则缺乏充分的实施效力。对证据规则具体内容的确定也应注意其法律依据。
    从某个程度而言,当行政争议上升到行政案件,意味着矛盾的深化,如何减少和避免行政争议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人民群众的事。人们在不断提高维权意识的同时,也应该理智维权,切莫滥用社会舆论,制造事端,和平维权,以上就是法律365对什么是行政案件以及行政案件证据规则的解答,更详细的了解可咨询法律365。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