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眼睛工伤十级赔多少钱怎么算?
释义
    眼睛是我们身体上最精密但却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在工作和生活中,稍有不慎就会对眼睛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当您是由于工伤而损伤到眼睛时,可以去做眼部工伤鉴定,后拿着鉴定结果向所在企业所要工伤赔偿。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伤较为严重时,用人单位在赔偿的同时可能做解除合同的处理。今天,法律咨询网就来和您聊聊眼睛工伤十级赔多少钱的问题。
    一、眼睛工伤鉴定标准眼部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一级: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
    二级: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三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 %(半径≤10°);
    2、双眼矫正视力
    3、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另眼矫正视力
    四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
    2、一眼矫正视力
    3、双眼矫正视力
    五级:
    1、双眼外伤性青光眼术后,需用药物维持眼压者;
    2、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40%(或半径≤25°);
    3、一眼矫正视力
    4、一眼矫正视力
    5、双眼视野≤40% (或半径≤25°);
    6、一侧眼球摘除者
    六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4;
    2、一眼矫正视力≤0.05,另一眼矫正视力≥0.3;
    3、一眼矫正视力≤0.1,另一眼矫正视力≥0.2;
    4、双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48%(或半径≤30°);
    七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8;
    2、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各种客观检查正常;
    3、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6;
    4、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0.4;
    5、双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64%(或半径≤40°);
    6、单眼外伤性青光眼术后,需用药物维持眼压者;
    八级:
    1、一眼矫正视力≤0.2,另眼矫正视力≥0.5;
    2、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4;
    3、双眼视野≤80%(或半径≤50°);
    4、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者;
    5、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者;?
    6、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者;
    7、外伤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手眼压控制正常者
    九级:
    1、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两眼球突出度相着>2mm或错位变形影响外观者;
    2、一眼矫正视力≤0.3,另眼矫正视力>0.6;
    3、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5;
    4、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进溢泪者;
    十级:
    1、一眼矫正视力≤0.5,另一眼矫正视力≥0.8;
    2、双眼矫正视力≤0.8;
    3、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4、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5、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6、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矫正视力正常者;
    7、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Ⅰ~Ⅱ(或轻度、中度),矫正视力正常者;
    8、晶状体部分脱位;
    9、眶内异物未取出者;
    10、眼球内异物未取出者;
    11、外伤性瞳孔放大
    二、眼睛工伤十级赔多少钱
    各地的赔偿金额各不相同,一般和当地的工资水平有关系,具体的赔偿标准对接法律中规定的标准。《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眼睛工伤标准可以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是越来越严重的,自然工伤等级越高,赔偿的力度就应该越大。眼睛工伤十级法律中没有规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却对赔偿金的组成做了相应的阐述,具体金额要根据当地的工资水平加倍赔偿;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也要单独赔偿。以上就是小编对“眼睛工伤十级赔多少钱”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32:35